你多久沒看綜藝了?
綜藝到底怎么了?
有人說綜藝江湖要落幕了,是真的嗎?
過去的30年,綜藝行業曾經一路高歌猛進,締造了無數傳奇。有些綜藝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耳熟能詳的藝人和作品,有些綜藝,甚至成為能夠喚起一個時代記憶的符號。從曾經被家家戶戶在電視機前等候的《綜藝大觀》、《正大綜藝》、《曲苑雜壇》到被《超級女聲》、《中國好聲音》《非誠勿擾》的爆火所影響的臺綜時代,再到網綜崛起后綜藝節目熱度爆發,而后逐漸歸于的冷靜,“綜藝”曾經深深地影響、塑造過我們的娛樂生活。
CCTV《綜藝大觀》
2005年《超級女聲》
2012年《中國好聲音》
在我們習慣被產能過剩的網絡娛樂作品“投喂”的今天,綜藝似乎不再是娛樂生活的必需品,綜藝節目層出不窮,內容和花樣正隨著大眾的口味不斷更新和迭代,然而,在成為“爆款”節目的路上,當代綜藝人卻步履維艱。時代喧囂,又歸于平靜。今天,我們通過31位綜藝領軍從業者及學術專家的視角,冷靜、克制地面對“綜藝”這個從未被“和盤托出”的背后真相……
當我們開始思考關于綜藝的諸多問題,發現這個行業依然年輕,少有發展歷程的脈絡整理。這一次,對于紀錄片人,是一個新鮮的挑戰。于是,我們走上了綜藝人的探訪之路,深入幕后,回歸到綜藝的源頭進行審視。通過不同人物角度記錄綜藝行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,講述他們的回憶及與綜藝的過往和羈絆,傾訴著自己的執著與無奈,通過學術專家的解讀,立體呈現給觀眾一個行業的驕傲、收獲與遺憾。
2017年《中國有嘻哈》
2018年《創造101》
作為行業洞察、思辨類題材,片中所涉及的很多話題不僅僅是歷史和思考,更是觀眾所好奇的“行業內幕”——
真人秀有劇本嗎?
我們該如何定義綜藝的“抄襲”?
明星的薪酬是怎么漲上去的?
綜藝是娛樂還是作品?
為什么中國綜藝缺乏創新?
紀錄片拍攝工作照
沒有虛構,坦誠相待。我們不為綜藝行業樹碑立傳、定性定調,而是用歷史、經濟、社會及行業發展的眼光,找到當下坐標,為未來尋找方向。
2022年12月,紀錄片《非虛構告白:綜藝的青春往事》榮獲第十二屆“光影紀年”—中國紀錄片學院獎:最佳網絡紀錄片獎。從“學院”到“網絡紀錄片”,本片確實符合定位:在體量上相對短小、緊湊,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、北京師范大學、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學術機構與專家的大力支持,令本片在問題分析的視角、思考工具上具備扎實的學術積淀。一定的文獻性、教育性和科普性,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。
過去的30年就此劃上省略號,關于綜藝內容創作者的未來,還在向前走的路上,留給未來去共同思考和探討……
五集紀錄片《非虛構告白:綜藝的青春往事》于2023年4月10日在抖音《百川綜藝季》官方賬號上線,敬請收看。